未開票收入是什么?需要申報嗎?快跟德運財稅磊哥一起來看看吧!
未開票收入是什么?
未開票收入,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開發票的收入。在實際銷售中,有些對自然人銷售的、金額很小的,通常都不用開發票。
比如我們去樓下小商店買包鹽,這種情況幾乎沒人會開發票。
那么作為商家來說,不需要開票的銷售額還需要申報嗎?企業(一般納稅人,下同)向客戶(特別是個人)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收取款項后,客戶沒有索要發票,按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已經發生,應在增值稅申報表中“未開票收入”中填報。很多人認為申報增值稅只填報開票收入,沒開票的不用申報,真的嗎?
錯!按照相關規定,增值稅申報收入包括開票收入、未開票收入、納稅評估收入、稽查查補收入等,因此只申報開票收入既不合規,也不合法!
未開票收入到底應該怎么申報?
來看三個例子:
某一般納稅人A從事餐飲行業,因客人大部分是散客,就餐后一般沒有索要發票,6月取得的60萬元不含稅銷售收入中,有40萬元未開具發票,那么A企業在申報增值稅時,這40萬元應該如何處理呢?
《增值稅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了銷售服務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銷售款憑據的當天,A企業收取餐費的當天就應當承擔納稅義務,雖然客戶沒有索取發票,但是這部分收入屬于A企業的正常營業收入,所以應當申報40萬元的未開票收入。某納稅人B,將自產的食品作為節日福利發放給公司員工,未開具發票,成本為50萬元,對外銷售的不含稅價值為100萬元,B企業應該如何申報呢?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相關規定,B企業的行為:將自產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符合視同銷售貨物情形,即使沒有開具發票,也應當申報100萬元的未開票收入。某納稅人C是一家房產租賃企業,2021年與客戶簽訂一份不含稅總金額為280萬元的租賃合同,并在合同中約定采用預收款方式支付,且年底集中開票。2021年1月,C企業收到第一筆預收款140萬元,7月,收到第二筆預收款140萬元,對于這兩筆未開票的預收款收入,C企業應該如何申報呢?
對于納稅人提供租賃服務采取預收款方式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C企業在1月、7月收到兩筆款項,則應當在此時間計算應繳稅款,并在收款次月分別申報這兩筆收款,若沒有開票就做未開票收入申報。
最后一張圖總結下:

申報未開票收入的
關于企業申報未開票收入,有不少誤區,一起來看下:
誤區一:只要不開具發票,就不需要申報收入?
錯!之前我們就說過,未開票收入也需要如實申報,對一般納稅人而言,應填寫增值稅申報表附表(一)未開具發票欄次。
對小規模納稅人而言,應根據征收率的不同填寫申報表相應欄次如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3%征收率)、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5%征收率)、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不含稅銷售額、免稅銷售額、出口免稅銷售額。
舉個例子,某小規模納稅人第一季度銷售貨物取得不含稅收入,未開具發票,則在申報時應填寫在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3%征收率)欄次申報。
誤區二:只要取得進項發票都可以抵扣?
錯!取得的進項發票要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情況判斷是否屬于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例如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2.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3.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4.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項目。
誤區三:免征增值稅項目不需要開具發票?
也是錯誤的!!
納稅人適用免稅增值稅,不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可以按照相關的規定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誤區四:票面金額稅額正確就是符合規定的發票?
當然不是!
開具發票應做到按照號碼順序填開,填寫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部聯次一次打印,內容完全一致,不僅要注意票面金額稅額,還需要保證其他信息填寫正確。特別要注意購買方信息、貨物或應稅勞務、服務名稱欄次、備注欄、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編碼是否正確。
誤區五:沒有取得發票就不能稅前列支?
不是!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 ) ,如果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屬于增值稅應稅項目,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其支出以發票(包括按照規定由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但若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不屬于應稅項目的,對方為單位的,以對方開具的發票以外的其他外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對方為個人的,以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